|
《贞观长歌》引戏说之争 历史学者持肯定态度 |
2007年02月14日 07:34:38 来源: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2月13日专电(记者邱红杰)正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的82集大剧《贞观长歌》,在收视率攀高时,也引发了观众对剧中史实的疑问以及关于“正剧和戏说”的争论。
《贞观长歌》以长篇巨制演绎了唐朝贞观年间的历史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国家未定,百废待兴,而内外矛盾激烈,李世民励精图治,发展生产,增强国力,打败北方强敌,实现国家大一统。此后,唐太宗致力发展经济,实行民族团结政策,冰释几百年间兵戈相见的矛盾,在广阔疆域内各族人民和睦相处,进一步实现了民族融合共建强国,成就了“千古一帝”伟业。剧中还塑造了大量著名历史人物,以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曲折的宫廷政治斗争和爱情故事,展示了一幅多彩的盛世画卷。
《贞观长歌》开播不久即遭批评,焦点主要是剧中虚构了不少没有详细史实记载的内容,比如在史书上只有一句话记载的安康公主变成了唐太宗最为疼爱的掌上明珠,太子的年龄也从几岁的孩子变成了青年。网上也有指责说,开明贤惠的长孙皇后被塑造成了一个无知的深宫怨妇,走了“戏说”的路子。
或许种种争议让这部长篇历史剧愈发引起关注。据索福瑞收视统计,《贞观长歌》前两天的收视为5.45%,在央视一套近期的电视剧中基本处于中上等的位置,有4个省会城市的平均收视率超过10%。全国平均收视份额已经超过12%。
有意思的是,作为观众的历史学者却对这部大戏抱以肯定和宽容的态度。“很多观众提出了有意思的问题,说明观众是有历史知识的。但历史剧首先是剧,然后才是历史。”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唐史学会会长张国刚说,一个剧本最重要的是要有创作,要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要有戏剧冲突。首先,它必须感人,其次,它应该从主体上符合历史的真实性。
作为一名唐朝历史研究者,张国刚认为,《贞观长歌》的有些情节是创作的,但它主体上是符合历史真实的,这是近几年最好的历史剧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李斌城认为,从历史剧产生以后,关于历史剧和历史的关系,始终有争论,现在大家基本上认为历史剧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戏说,再一种是正剧。戏说的实际内容有很多没有根据,甚至完全是相反的。正剧是指剧里面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都是有历史根据的,但是又不局限于历史。
李斌城说,历史是一种科学,历史剧是属于一种艺术创作,这两者是有区别的。《贞观长歌》里面的历史人物都是有史料记载的,而且围绕他们展开的一系列事情发展都是有根据的。同时,《贞观长歌》里面又虚构了一些人物,但电视剧里面的虚构是完全正常的,没有这些虚构就不能称之为历史题材的电视剧。
剧中扮演太子的青年演员万弘杰对记者说,如果一开始把一个8岁的小孩推到舞台上,就不太好表现废立太子的冲突,所以把他重新塑造为一个青年形象。此外,安康公主在史书上的记载只有一句话,但编剧把她丰富成了一个立体完整的唐代女性形象。
对此,张国刚、李斌城等历史学者也给予宽容的态度。张国刚说,史书上描述不多的人物,可以给戏剧创作人员很多的发挥空间。观看了《贞观长歌》之后,李斌城认为,这部电视剧的服装、化妆、道具都很到位,展现了当时真实的衣食住行状态。片中没有出现凳子,因为人们都是席地而坐的,更没有出现戴着宋代官帽、穿着明代官服的错误。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正剧。”李斌城说。
|
打印 关闭 转发给好友 收藏此页 |
|